「今日通告」1988年第一颗人造气象卫星的名称是什么?


一、1988年第一颗人造气象卫星的名称是什么?

中国于1988年发射的第一颗气象卫星是风云一号。


风云一号气象卫星风云一号甲卫星于1988年9月7日用长征四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卫星本体呈六面体,星体外侧对称安装有六块太阳能电池板。卫星总长8-6米,卫星重量750公斤,三轴定向稳定,卫星高度900公里,倾角99,周期102-86分钟,该卫星每天绕地运行14圈。


首颗风云一号A卫星入轨后,获取了大量高质量云图数据。手术后不久,发现红外探测器被水蒸气污染。由于强烈的太阳活动,卫星经历了太阳单粒子翻转事件并失去了姿态控制。该卫星工作了39天。


二、中国最大的航天基地?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又称“西昌卫星城”,始建于1970年,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是一个航天发射基地,主要负责地静止卫星的发射,负责通信、广播、气象卫星。以及其他测试发射和应用程序启动任务。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目前对外开放的最大的新型航天器发射场,设备和技术最先进,地外发射任务数量最多,具备发射多种类型卫星的能力。


三、我国发射的第一颗气象卫星?

中国发射的第一颗气象卫星名为风云一号。


中国于1988年9月7日发射了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这是一颗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卫星云图的清晰度可与美国“NOA”卫星云图相媲美,但只工作了由于卫星上的部件出现故障,39天。


随后又成功发射了四颗极轨气象卫星和三颗静止气象卫星,经历了从极轨卫星到静止卫星、从实验卫星到业务卫星的发展过程。


同时建立了卫星地面接收应用系统,主要接收风云卫星,也接收国外环境卫星,在气象减灾防灾、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四、1988年中国首次发射?

1988年9月,我国第一颗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号发射成功,填补了我国气象卫星应用的空白,揭示了我国在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变化和国民经济建设。拉开了国产气象卫星使用的序幕。


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可以向世界各地的云图接收站发送实时气象云图,还可以探测海水颜色、开展海水温度遥感研究。目前,美洲、欧洲、亚洲等多个国家已建立兼容接收风云卫星。一号卫星的数据接收系统及相应的数据处理和应用系统。


五、1988年中国发射的第一颗气象卫星是什么?

1988年,中国发射了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甲极轨气象卫星。


1988年9月,我国第一颗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一号甲发射成功,填补了我国气象卫星应用的空白,揭开了我国气象技术在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气象灾害等方面的应用序幕。国民经济建设。卫星序言。


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可以向世界各地的云图接收站发送实时气象云图,还可以探测海水颜色、开展海水温度遥感研究。目前,美洲、欧洲、亚洲等多个国家已建立兼容接收风云卫星。一号卫星数据接收系统及相应的数据处理和应用系统。风云一号卫星数据已成为全灾害监测和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数据之一,为更加准确的中长期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提供了必要的数据。基础数据在灾害监测和环境遥感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六、我国第一个航天发射场在哪里?

甘肃酒泉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属内陆沙漠气候,地势平坦,地广人稀,常年少雨,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气温8-5,相对湿度35-55。每年大约有300天用于发射测试。还可以充分利用西起喀什、东至闽西绵延数千公里的陆空测控网络。此外,基地已建设多年,生活设施、技术保障、测控通讯、铁路运输、发电配电等配套设施基本齐全。设施齐全,条件非常适合卫星和载人航天器的发射。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